雷火电子竞技平台作为中南地区成立较早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历经八十余载发展,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全方位培养大人居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及学生发展等多方面成果斐然。
一、办学历史悠久
学院办学可追溯到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时期。1958年,湖南林学院成立,林学专业设立园林方向。1964年,华南农学院林学系与湖南林学院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成立园林教研室。1986年,中南林学院园林专业转入经济林系。1995年,中南林学院园林专业转入森林旅游系。1997年,中南林学院园林专业转入建筑工程学院。1999年,中南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开办城市规划专业。2001年,园林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合并成立环境艺术设计学院。2008年,城市规划专业从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转入环境艺术设计学院。2009年,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开办建筑学专业并开始招生。2012年,雷火电子竞技平台成立,园林专业调整为风景园林、园林专业,城乡规划、建筑学专业保留办学。2024年,园艺专业从林学院转入雷火电子竞技平台。
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办学历史悠久。1937年,东京大学留学归来的罗彤鉴教授在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开设造园学课程。1964年,中南林学院园林教研室成立。1996年,联合北京林业大学招收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硕士研究生。2006年,开始招收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11年,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开始招收研究生,国务院批准设立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开始招收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研究生。2013年,批准设立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点转入林学院。2023年,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转置为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博士点2024年,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博士点开始招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点从林学院转入雷火电子竞技平台。
二、人才培养体系完备
学院紧跟全球化与“智能化时代”步伐,依托学校林业及综合性科学背景,面向国家低碳绿色需求,重构传统知识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文化传承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及研究人才。
学院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留学生。作为湖南省唯一拥有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点的单位,同时具备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博士点,可提供完整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此外,学院还拥有风景园林、园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风景园林、园林、园艺、建筑学和城乡规划5个本科专业。
三、教学科研设施先进
学院教学场地丰富多样,建有模型室、专业设计教室、专业计算机房、实验室、评图室、资料室、自习室、工作室、展厅等,建筑面积超7000平方米。在科研平台方面,拥有共享国家级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以及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中心;还共建国家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环境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学院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建有人居环境与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园林植物研究所、古树名木研究中心、河湖生态研究中心等。同时,建成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4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等创新培养平台,并与多家著名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四、师资力量雄厚精锐
历经88年发展,学院形成了一支传承有序、结构合理、学缘多样、精锐高效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包括湖南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还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外籍教授和“中国观赏园艺特别荣誉奖”获得者等一大批国内外权威精英师资。其中,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此外,学院聘请了42名来自行业、企事业、科研单位的兼职校外导师,他们行业影响力高、实践能力强,为学院教学与科研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科研成果丰硕显著
学院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课题167项。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5项、梁希科技进步奖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3项。发布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1项、省级标准16个;获批发明专利46个、植物新品种26个;出版专著42部。
六、社会服务成效突出
学院立足中南,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和双碳战略,积极响应国家林草与城乡建设事业。依托AI与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助推地方政府创建森林城市和传统村落保护。
学院教师团队担当政府智囊,承担各类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项目400余项,完成30多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其中,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橘子洲提质改造等项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学院教授作为湖南省政府参事,提出的长株潭绿心保护建议、古树名木保护建议得到省政府批复;打造多个精品示范乡镇和绿色村庄,助推12个地市建设与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建设5个有显著特色和影响力的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奖、国际建筑设计奖等行业奖项60余项。
七、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乔治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筑波大学、东京农工大学等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和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美国乔治亚大学等)多人,获日本JST资助“日本樱花科技交流计划项目”,并组织师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及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
八、学生发展成绩优异
学院现有在校生16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博士生30余人。学院师生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本科生年均考研率在30%以上,众多本科毕业生入读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为国内外各大院校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
九、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学院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社团类型丰富,文化艺术活动活跃。将红色信念教育与绿色生态教育相结合,开展具有风景园林特点、师生积极参与的思政教育、学术交流、社会实践、职业规划、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出榜样示范平台“园林漫谈”、创新红色教育活动“红色故事绘”等20余个学生培养品牌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雷火电子竞技平台凭借其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科研成果、突出的社会服务、广泛的国际交流、优异的学生发展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在风景园林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专业人才。(更新于2025年7月)